一般膽石症患者都無明顯不適症狀,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有膽結石,只有部份的患者會經常出現腹痛、發熱發冷、黃疸等症狀,在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有膽石症時,有患者會選擇做手術,但顧慮手術的存在風險,所以也會有人選擇中醫,但原來很多人不知道中醫也可以治療膽石症的。
中醫學認為膽結石的發生是膽腑出現問題外,還與肝脾的功能密切相關。肝與膽為表裡關係,肝臟的精氣化生成膽汁,然後藏於膽內,當一些因素如情緒或飲食不當等等,令肝臟失去正常的疏泄功能時,膽汁排泄不暢,於膽內積聚日久,就會成為結石。而脾失去正常的運化功能,無法將濕和熱排走,聚於體內,熱煎膽汁,也會凝結成膽石。
中醫方面,會以疏肝利膽,通腑排石為主要原則,以針灸和艾灸,結合內服中藥綜合治療膽石症。
在針刺治療中, 小腿上有一奇穴叫膽囊穴,此穴專治膽囊的疾病,刺激此穴位可以有利膽止痛功能。取背上的膈俞穴、肝俞穴、脾俞穴和膽俞穴進行針刺,通過支配內臟的傳出神經直接使膽囊收縮,達到排石止痛的功效。再針刺腿上的肝經和膽經穴位陽陵泉、豐隆穴、丘墟穴及太衝穴,清利濕熱,暢通肝膽的經絡。 加上艾灸背部的肝俞穴和膽俞穴,強壯肝膽,更有利於通腑排石。
中藥方面,要按照患者的個別症狀進行辨證,分為肝鬱氣滯型、肝膽濕熱型、氣血瘀阻型,加上疏肝利膽,行氣活血的中藥,如柴胡、雞內金、金錢草、郁金、大黃等,以促進溶石排石的功效。
膽結石治療不當或經常反覆發作,容易引起膽囊炎、膽管炎及胰腺炎等其他併發症,故患者應及早積極治療本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