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全科

首頁 > 中醫全科 > 中醫文集 > 進補要正確

劉彥麟博士

中醫治病,常常要補—補氣,補陰,補陽。

 

氣虛,吃一些能補氣的藥物,譬如人參、北、白朮、淮山等,叫補氣。

 

血虛,吃一些能補血的藥物,譬如當歸、首烏、阿膠、熟地等,叫補血。

 

陰虛,吃一些能補陰的藥物,譬如沙參、麥冬、石斛、黃精等,叫補陰,又叫滋陰。

 

陽虛,吃一些能補陽的藥物,譬如鹿茸、淫羊藿、巴戟天、補骨脂等,叫補陽,又叫溫陽。

 

氣血不虛,陰陽不虛,毋須補。若然誤補,一則浪費金錢,二則有可能補壞身體,無病補到有病。

 

就算真的虛了,要補也要小心,因為氣虛時你去補血,沒有效用;血虛時去補氣,也不夠直接;陰虛時去溫陽,會火上加油,陽虛時去滋陰,會雪上加霜。

 

譬如某人肺陰虛,一天到晚乾咳,痰少黏白,偶夾血絲,聲音嘶啞,口乾咽燥,應該吃沙參、麥冬、玉竹和百合等滋陰潤肺才對,如果自作聰明,跑去吃北、人參、鹿茸、補骨脂等溫陽藥物,便肯定火上加油,咳得更犀利。

 

補錯令病情惡化

 

又譬如患腎陽虛,常常腰膝疼痛、手腳冰冷、夜尿頻繁、大便稀爛、應該吃補骨脂、鹿茸、巴戟天和淫羊藿等溫補腎陽才對,如果跑去吃石斛、麥冬、玉竹、沙參等滋補藥物,則肯定收不到效果,甚至因為這些藥物性質寒涼,結果雪上加霜,病情惡化。

 

虛了,必須進補,但要補得正確,才能治病強身,補錯了,反而不美。

 

聲明:本欄所載各藥方,僅為說明中醫治病的原理,並非指導讀者自行用藥;體質和病情因人而異,讀者如有需要,務請先接受專業診斷。

©版權所有,轉載文章必須示明作者姓名及網站出處(www.hovis.com.hk)。
ALL RIGHTS RESERVED
分享到: Facebook Twitter 新浪微博

免費訂閱 作者簡介 給作者電郵

首頁|中醫天地|聯絡我們

Copyright©2012尚正堂中醫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