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回講到,中醫醫治中風後遺症效果良佳,今回我想介紹一位清代名醫,叫王清任,他設計了一張藥方,對醫治中風後遺症很有貢獻。
藥方叫補陽還五湯,用以下藥物:黃耆四兩、當歸尾二錢、赤芍一錢半、地龍一錢、川芎一錢、紅花一錢和桃仁一錢。讓我們運用中醫學理論,來剖析一下,為甚麼簡簡單單七味藥,能醫治中風後遺症如此棘手的病。
氣為血帥
七味藥當中,黃耆是主藥,它能補氣,用四兩這麼多,說明王清任想大力補氣,其餘六味藥,都能活血,令瘀滯的氣血暢通起來。
中醫常常講氣血,什麼是氣,以前已經講過,什麼是血值得再提,它並非純粹指在血管裏流動的血液,還包括像氣一樣無形無狀的物質,不過再講下去你會覺得很深,點到即止吧!
氣和血關係十分密切,可說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中醫說「氣為血帥」,氣能帶領和推動血在身體運行。中醫又說「血為氣母」,氣必須靠血運載,才能循環全身。
氣虛血瘀
患中風後遺症的人,常常氣很虛弱,虛弱得不能推動血運行,這種病態中醫叫「氣虛血瘀」,身體因此出現半身不遂,手腳無力,說話不清和口眼歪斜等等症狀。
補陽還五湯用四兩黃耆大力補氣,氣旺盛了,便能推動血運行全身,加上其餘六味活血藥的輔助,效力更是如虎添翼。
氣血運行改善,半身不遂、語言不利和口眼歪斜也因此慢慢改善,這就是補陽還五湯能醫治中風後遺症的秘密了。
不過,四兩黃耆分量不輕,必須經過中醫望聞問切,證實病情屬於「氣虛血瘀」型,才能根據病人體質加減使用,讀者切勿未經診斷,輕率試用。
聲明:本欄所載各藥方,僅為說明中醫治病的原理,並非指導讀者自行用藥;體質和病情因人而異,讀者如有需要,務請先接受專業診斷。